上一篇
洗手,您真的做對了嗎?腫瘤晚期患者的飲食管理核心是:“減少身體負擔、維持營養儲備、改善生活質量”,既要避免加重癥狀的食物,也要通過科學營養支持彌補消耗、增強耐受。以下上海腫瘤晚期醫院從禁忌、推薦及營養支持方案三方面詳細說明:
一、飲食禁忌:避免加重癥狀或影響治療的食物
明確需嚴格避免的食物
高刺激性食物:
辛辣(辣椒、生姜、大蒜等)、過燙(溫度超過 65℃)的食物,可能刺激口腔、食道或胃腸道黏膜(尤其放化療后黏膜脆弱時),引發疼痛、潰瘍或出血。
酒精(包括含酒精的飲料、調味酒),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還可能與止痛藥、化療藥產生不良反應,增加惡心嘔吐風險。
高負擔、難消化的食物:
油炸、油煎食品(炸雞、油條等):高脂肪、高油分會加重胃腸道消化負擔,晚期患者消化功能減弱,易引發腹脹、腹瀉或便秘。
生冷及不潔食物:生魚片、刺身、未煮熟的肉類 / 海鮮等可能攜帶細菌或寄生蟲,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引發感染性腸炎,導致腹瀉、脫水。
可能與治療沖突的食物:
若正在接受靶向治療或化療,需避免大量食用西柚、石榴、楊桃等 —— 這些水果含呋喃香豆素,可能干擾肝臟代謝藥物的酶(CYP3A4),影響藥效或增加毒副作用(需結合具體藥物咨詢主治醫生)。
過量甜食(蛋糕、糖果等):高糖飲食可能促進腫瘤細胞代謝(部分腫瘤依賴葡萄糖供能),且易導致血糖波動、食欲下降,影響其他營養素攝入。
需謹慎食用的食物(根據癥狀調整)
若有吞咽困難或食道狹窄:避免干硬、粗糙的食物(如硬米飯、堅果),以防卡頓或劃傷食道。
若有腹脹、腹水:限制高鹽食物(腌制品、醬菜、加工肉),每日鹽攝入建議<5g,避免加重水鈉潴留。
若有腹瀉:減少高纖維食物(芹菜、韭菜、粗糧),避免潤腸食物(蜂蜜、香蕉),以防腹瀉加重。
若有便秘:則需增加膳食纖維(但需同時保證水分攝入),避免過度精制食物(白米飯、白面包)。
二、推薦的飲食原則與食物
核心原則:“高蛋白、高營養密度、易消化、少量多餐”
晚期患者常因腫瘤消耗、治療副作用(如惡心、食欲差)出現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會進一步削弱免疫力、加重乏力,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飲食需優先保證 “營養充足”,而非過度追求 “清淡”。
具體推薦食物:
優質蛋白類(修復組織、維持免疫力)
推薦:雞蛋(蒸蛋、蛋羹易消化)、牛奶 / 酸奶(若乳糖不耐受可選舒化奶或無乳糖酸奶)、瘦肉(去皮雞肉、魚肉、瘦牛肉,剁成肉末或煮成肉粥)、豆制品(豆腐、豆漿,植物蛋白易吸收)、蛋白粉(若食欲極差,可在醫生 / 營養師指導下選擇乳清蛋白或短肽型蛋白粉,補充蛋白質缺口)。
舉例:早餐喝雞蛋羹 + 小米粥,午餐吃魚肉泥拌米飯,加餐喝酸奶 + 1 勺蛋白粉。
高營養密度的主食(提供能量,避免消瘦)
推薦:雜糧粥(小米、南瓜、山藥、紫薯等,煮軟煮爛)、軟米飯、面條、藕粉、營養米粉(可添加肉末、蔬菜碎增加營養)。
避免:單純白粥、白米飯(營養單一,易餓且升糖快)。
維生素與礦物質(增強免疫力、緩解炎癥)
推薦:新鮮蔬菜(菠菜、西蘭花、胡蘿卜等,煮軟或打成蔬菜泥,避免生食)、低糖水果(蘋果、梨、草莓、藍莓,打成泥或煮成果水,每次少量)。
注意:若患者吞咽困難或消化差,可將蔬菜、水果蒸熟后攪拌成泥,或與酸奶、牛奶混合成糊,既保留營養又易吸收。
其他輔助食物
若有貧血(晚期常見):適當增加含鐵食物(動物肝臟泥、紅棗泥、菠菜泥,搭配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如番茄,促進鐵吸收)。
若食欲差、味覺減退:可在食物中加少量天然調味(如蔥、姜、檸檬汁),刺激食欲(避免用味精、雞精等人工添加劑)。
保證水分:若患者無腹水 / 腎功能問題,每日飲水 1500~2000ml(可喝溫水、淡茶、蔬果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引起腹脹)。
三、特殊情況的營養支持方案
食欲極差、進食量不足時
優先選擇 “高熱量、小體積” 食物:如濃縮魚湯、雞湯(撇去浮油)、花生醬(拌入面條或面包)、營養補充劑(如腸內營養粉,可直接沖泡或加入粥、牛奶中,快速補充能量和營養素)。
少量多餐:每天 5~6 餐,每餐量少但營養集中(如上午 10 點喝一杯酸奶 + 1 個雞蛋,下午 3 點吃一小碗肉末粥),避免因 “吃不下” 而空腹導致的乏力。
存在吞咽困難或消化功能嚴重受損時
選擇 “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肉末蔬菜粥、蛋花湯、豆腐腦、勻漿膳(將米飯、肉、蔬菜打碎后煮成糊狀,營養全面)。
必要時尋求醫療支持:若完全無法經口進食,醫生可能評估后給予腸內營養管(通過管子注入營養液)或腸外營養(靜脈輸注營養),避免嚴重營養不良危及生命。
伴隨味覺 / 嗅覺改變時(放化療常見副作用)
調整食物溫度:溫熱食物(37℃左右)的氣味和味道更易被感知,避免過冷或過熱。
用天然香料提味:如少量香菜、洋蔥、檸檬皮碎,改善食物口感(避免過度依賴鹽或糖)。
四、飲食管理的核心是 “個體化”
腫瘤晚期患者的飲食沒有 “絕對統一的標準”,需根據具體癥狀(如是否有吞咽困難、腹瀉、腹水)、治療階段(如化療期可能惡心加重)、個人耐受度(如對某種食物過敏) 靈活調整。
若患者能自主進食,優先通過天然食物補充營養,同時尊重其口味偏好(哪怕 “想吃點重口味”,只要不違反禁忌,也可適當滿足,提升進食意愿);
若進食困難,及時咨詢醫院的營養科醫生或臨床營養師,制定個性化營養方案(如口服營養補充劑、管飼等),避免因 “盲目忌口” 或 “營養不足” 影響生活質量。
上海腫瘤治療提醒您:飲食的目標是讓患者 “吃得舒服、吃得有營養”,在身體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維持體力和活力,這比刻板遵守 “禁忌” 更重要。額外需要注意患者需要忌口及過敏的事物切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