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上海腦卒中患者術后康復及日常預防不同部位運動損傷的居家康復訓練指南
運動損傷在日常運動中較為常見,科學的居家康復訓練能有效促進損傷部位恢復,減少并發癥。以下上海銀美嘉宜醫院針對常見的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腰部等部位運動損傷,提供詳細的居家康復訓練方案,幫助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復運動能力。
一、膝關節運動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運動中受力較大的關節,常見損傷有韌帶拉傷、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癥等。這類損傷多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屈伸受限,尤其在上下樓梯、蹲起時癥狀明顯。
(一)康復訓練方案
1.直腿抬高訓練: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腿伸直,將患側腿緩慢抬起,使腿部與地面呈 30°-45° 角,保持 3-5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10-15 次,每天 3-4 組。該訓練能增強股四頭肌力量,穩定膝關節,且對膝關節壓力較小,適合損傷初期及恢復期。
2.靠墻靜蹲訓練:背部靠墻,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慢慢下蹲至膝關節呈 90°(若疼痛明顯,可適當減小下蹲角度),保持背部挺直,臀部、背部緊貼墻面,堅持 20-30 秒,每組 3-5 次,每天 3 組。訓練時需注意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避免加重膝關節負擔,隨著恢復情況可逐漸增加保持時間和組數。
3.膝關節屈伸訓練:坐在椅子上,緩慢將患側腿伸直,保持 2-3 秒后緩慢彎曲,回到初始位置,每組 10-12 次,每天 3 組。此訓練可改善膝關節活動度,防止關節僵硬,訓練過程中動作要緩慢平穩,避免突然用力。
(二)注意事項
上海運動損傷康復期間避免長時間站立、蹲跪,不做劇烈運動如跑步、跳躍等;休息時可適當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若訓練過程中出現明顯疼痛,應立即停止訓練,必要時就醫檢查。
二、踝關節運動損傷
踝關節運動損傷以韌帶扭傷最為常見,多因運動時腳踝扭傷所致,表現為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或轉動腳踝時疼痛加劇。
(一)康復訓練方案
1.踝關節屈伸訓練:坐在椅子上,將患側腳平放在地面,緩慢抬起腳尖,使腳踝盡量伸展,保持 2-3 秒后緩慢放下;再緩慢勾起腳尖,使腳踝盡量彎曲,保持 2-3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15-20 次,每天 3-4 組。該訓練可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活動度。
2.踝關節旋轉訓練:坐姿同上,患側腳離地,緩慢順時針旋轉腳踝 10 圈,再逆時針旋轉 10 圈,每組各 2 次,每天 3 組。訓練時動作要緩慢、平穩,幅度逐漸增大,避免過快旋轉導致不適。
3.踮腳尖訓練:站立在墻邊,雙手扶墻保持平衡,緩慢踮起腳尖,使身體向上抬起,保持 2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10-15 次,每天 3 組。此訓練適合損傷恢復期,能進一步增強踝關節穩定性,但需注意在腳踝無明顯疼痛時進行。
(二)注意事項
損傷初期(48 小時內)可進行冷敷,每次 15-20 分鐘,每天 3-4 次,減輕腫脹和疼痛;48 小時后可改為熱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上海運動康復醫院期間盡量穿舒適、穩定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拖鞋行走,防止再次扭傷。
三、肩關節運動損傷
肩關節結構復雜,活動范圍大,易出現肩袖損傷、肩周炎、肩關節脫位等損傷,常見癥狀為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抬臂、旋轉手臂時疼痛明顯。
(一)康復訓練方案
1.鐘擺運動:身體前傾,健側手支撐在桌子或椅子上,患側手臂自然下垂,像鐘擺一樣前后、左右擺動,每個方向擺動 10-15 次,每天 3 組。運動時手臂放松,依靠重力自然擺動,避免用力甩動,適合損傷初期,可改善肩關節活動度。
2.爬墻訓練:面對墻壁站立,雙腳與肩同寬,患側手臂抬起,手掌貼在墻上,緩慢向上 “爬行”,直到肩關節感到輕微拉伸或疼痛時停止,保持 3-5 秒后緩慢向下 “爬行” 回到初始位置,每組 10 次,每天 3 組。訓練時可根據恢復情況逐漸增加 “爬行” 高度,注意動作緩慢平穩。
3.肩部外展訓練:側臥在瑜伽墊上,患側在上,手臂伸直,緩慢將手臂向上抬起至與身體呈 90° 角,保持 2-3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10-12 次,每天 3 組。該訓練能增強肩袖肌群力量,穩定肩關節,訓練時需注意手臂始終保持伸直狀態,避免彎曲。
(二)注意事項
康復期間避免提重物、劇烈甩臂等動作,防止加重損傷;睡覺時盡量避免壓迫患側肩部,可選擇仰臥或健側臥位;若出現肩關節疼痛加劇、活動嚴重受限,應及時就醫,排除嚴重損傷情況。
四、腰部運動損傷
腰部運動損傷多與腰部肌肉拉傷、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有關,常表現為腰部疼痛、僵硬,彎腰、轉身時疼痛加重,嚴重時可能伴隨下肢麻木、疼痛。
(一)康復訓練方案
1.腰背肌拉伸訓練: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屈膝,雙腳踩地,雙手抱住頭部,緩慢抬起上半身,使腰部離開地面,保持 2-3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10-12 次,每天 3 組。該訓練可增強腰背肌力量,緩解腰部肌肉緊張,但需注意動作緩慢,避免過度用力導致腰部不適。
2.小燕飛訓練:趴在瑜伽墊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緩慢抬起上半身和雙腿,使腹部貼在地面,保持 2-3 秒后緩慢放下,每組 5-8 次,每天 3 組。此訓練適合腰部損傷恢復期,能有效鍛煉腰背肌,但需注意若腰部疼痛明顯,可先從簡化版開始(僅抬起上半身或雙腿),逐漸增加難度。
3.腰部旋轉訓練:平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屈膝,雙腳踩地,將雙腿緩慢向一側轉動,頭部向相反方向轉動,保持 3-5 秒后緩慢回到初始位置,再向另一側轉動,每組每側 5-8 次,每天 3 組。訓練可改善腰部靈活性,緩解腰部僵硬,但轉動時速度要慢,幅度適中。
(二)注意事項
康復期間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每坐 30-40 分鐘應起身活動腰部;彎腰撿物時盡量屈膝,避免直接彎腰,減少腰部壓力;若腰部疼痛伴隨下肢麻木、無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