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洗手,您真的做對了嗎?春養肝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
①調情志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好方法。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遇到不痛快的事,肝氣郁結難受時,可以嘗試“噓肝法”:面對常青綠色樹木,口發“噓”的聲音,緩緩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惡氣,一直到心情好轉為止。經常伏案工作的白領一族,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旁邊擺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蘆薈等,養眼舒肝。
②養肝血
養肝血首先要早睡覺,最晚23時要入睡。中醫的子午流注中認為肝膽在23時至3時最興盛。中醫有句話“人臥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如果23時至3時人們還在忙于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他臟腑也處于相對興奮狀態,不能夠使各個臟腑的血液及時地進入肝解毒。
其次,要適當地休息。“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隨時調節,抓空當休息,讓肝能發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③慎勞心
多休息,會休息,有節奏地工作和生活,不能勞累。用平和的心態為人處世,生活正常、飲食有節、恰到好處的生活方式是人體健康的最基本的條件。
④節飲食
春天可多吃時令果蔬,多喝果汁。清淡、青色的飲食、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于肝臟。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刺激、辛辣、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
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養肝血的食品首選的食物為谷類,其次為桂圓、栗子、紅棗、核桃;蔬菜有綠豆芽、黃豆芽、菠菜、芹菜、萵筍、香椿、香菜、春筍等。
夏養心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
①晚睡早起
進入夏季后,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睡眠方面應相對“ 晚睡” “ 早起” ,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另外要注意睡好“ 子午覺” ,尤其要適當午睡,以保證擁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
②重視靜養
入夏養生還應重視的一點就是“ 靜養” 。此時,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容易出汗。“ 汗” 為心之液,立夏過后要注意不可過度出汗, 運動后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選的運動不要過于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
③多食酸,少食苦
立夏過后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的時節,因此人體的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應多吃酸性食物,如魚、雞、瘦肉、鴨肉、豆類、芝麻、洋蔥、圓白菜、茄子、冬瓜、芹菜、蘆筍、南瓜、小米、玉米、枇杷、楊梅、香瓜、桃等,少吃苦味食物,以補腎助肝,調養胃氣。
④清淡飲食
中醫認為立夏后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如果此時人們還多吃油膩、易上火的食物,就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而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同時,不可過食和濫食,否則容易傷害胃腸的消化功能。
秋養肺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后氣溫逐漸由升溫轉成降溫,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人極易倦怠、乏力等。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所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多喝水
秋季氣候干燥,使人體大量丟失水分。要及時補足這些損失,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②飲食潤肺
從中醫的角度,百合、梨等食物有“潤肺”的作用,潤肺有助肺部的保健,所以秋季多吃一些如百合、梨、山藥、白蘿卜、荸薺等潤肺的食物對身體的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③防寒保暖
肺位于胸腔,經絡與喉、鼻相連。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從而誘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復之下可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引發慢性鼻炎。因此,肺部不好的人,做好保暖很重要。
④常笑宣肺
笑能促進體內器官健康,對肺特別有益。笑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可以消除疲勞、驅除抑郁、解除胸悶、恢復體力。
冬養腎
冬屬水,其氣寒,主藏。故冬天宜養精氣為先。中醫以為,腎有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主水液代謝等功能,被稱為“先天之本”。腎虧精損是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少吃鹽
咸傷腎。過咸飲食會傷損腎精,導致精虧于下,虛火上浮,即成高血壓、中風等癥。
②不受恐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腎在志為恐。”人遇到恐懼時,往往會出現下肢酸軟,幾乎站不起來,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這是恐傷腎的表現。因此,想要養腎護腎,使自己恐懼的事情需盡量避免。比如,煲劇盡量不要選擇懸疑恐怖片;平時就恐高的人不要選擇高空游樂設施;密室游戲之類的也盡量不要參與。
③不過勞
腎臟的正常生理功能依賴于后天脾胃運化之精。若身心勞倦,則脾胃受損,腎無以為養,同樣不利健康。此處的勞倦我們可以從三方面去理解:第一是身體的勞倦:冬日運動可生陽,但若過度健身,則不僅不會生陽,反會耗陽。第二是心理的勞倦:熬夜加班工作,用心算計得失,心神勞累,亦傷腎精。第三是性的勞倦。冬季若過度房事,會使斂藏的腎精外泄。如不節制,中年之后易出現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須發早白或腰膝酸軟之癥。
④常吃黑
中國民間有“逢黑必補”的說法,認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發美容等獨特功效,其實就是黑色入腎的體現。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棗、黑米、黑木耳等,都是補腎的好食材。一些顏色紫黑的水果,也有不錯的補腎效果,可酌情選用。